“神童”的“开挂人生”;维护未成年人清朗的网络环境 | 一周青讯
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
服务青少年发展
本期目录
一、无底线追星、饭圈互撕……国家网信办出手
二、“神童”的“开挂人生”
三、维护未成年人清朗的网络环境
四、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,教育部明确了
近日,国家网信办发布通知表示将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、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。
截至7月19日9时,相关微博话题#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及饭圈互撕#阅读7826.6万,讨论6.3万;#严厉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打榜刷量控评#阅读5481.4万,讨论5.1万。
观点1:饭圈呈低龄化趋势,网络乱象严重危害青少年良性发展与网络环境的和谐
观点2:大力支持国家重拳出击与整治国内日益畸形和年轻化的饭圈生态
@读娱:越界的追星行为,不仅透支着明星的流量,也可能反噬偶像本身,更侵蚀着饭圈文化的正向价值。职业底“线”不能破,理性之“圈”不能出,饭圈不能圈一切,尤其是孩子们的课堂。文明理性追星,才能激荡起粉丝群体的正能量。
观点3:严肃清查处置恶意制造各种对立情绪的营销号是关键
@央广网:营销号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。一些营销号粉丝数量多、权重较高,受到平台扶持,很多未成年人无法判断各种加“V”认证的区别和“大V”们所提供信息的真伪,以至于一刀切地全盘接受,或一概否定,后续难免被鱼龙混杂的营销号带动不良情绪。
观点4:加强整治网络饭圈乱象,以维护青少年合理情感诉求为前提
近期,小学生“研究癌症”获科技创新奖、16岁少女“日均作诗2000首”、两名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获全国大奖等“神童”们的事迹被不断曝光,其凭借“开挂的人生”,触动了大众的神经。截至7月18日22时,相关微博话题#研究癌症获奖小学生实验记录#阅读2.4亿,讨论1.6万;#神童少女父亲回应女儿日作诗2000首#阅读2亿,讨论1.3万;#两名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获全国大奖#阅读1019.1万,讨论995。
观点1:“神童”涌现的背后,潜藏着其家长们的权力博弈
@光明日报:各行各业的父母利用“自身特长”帮孩子打造一个美而假的履历,本质上就是在考试中作弊。这种越界的“过度帮助”,其实也是父母对自己社会资本、文化资本的“再生产”,和过去被诟病的各种利用“特权”加分一样,这也是某种软性腐败。
观点2:需注意避免对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项目“一刀切”
@郑勇的微博:针对小学生参与科研项目,要一分为二看待。一方面,就专业知识和背景来说,小学生是达不到相应水准的;另一方面,实施操作的人可以是小学生。一味地说小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实验,会否定小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积极性,可能又回归书本教条的教学道路上去了。
观点3:彻查学生竞赛舞弊是教育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
@教育人陈志文: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推进综合评价、“不唯分数”的自主招生。而在这些不唯分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中,各种面向中小学的竞赛与社会活动必然成为其关键内容,如果不能保证这些多元评价的真实性,势必严重危害教育的公平正义,甚至危害整个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。
观点4:呼吁青少年的家长减少教育焦虑,提升教育方式方法
@中国社会新闻社: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乃人之常情,但请遵循教育的规律,不要被功利心蒙蔽双眼。爱孩子,让他做儿童就好,别总憋着劲儿让他做“神童”!一味地想要培养“神童”,很可能最终造成“坑娃”的结果。
维护未成年人清朗的网络环境
2020年暑期在即,为给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,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,国家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启动为期2个月的“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”。截至7月18日22时,微博话题#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#阅读2.5亿,讨论2.9万。
观点1:当前网络环境的乱象多发,期间包含的不健康内容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
@跡部景吾是我的:微博的评论区经常出现一些污言秽语,不堪入目。
@Chi柠檬不吐柠檬皮:还有许多拿钱“黑人”的营销号,要想网络环境清朗就必须处理。
观点2: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将有利于未成年向阳成长
@澎湃新闻:未成年人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,所以社会各界都有责任、有义务为他们筑牢网络防火墙,挡住那些吹向他们的“信息阴霾”。通过网络环境“预报式治理”,相信“清朗空间”能有更多的扩展,“清朗空气”能有更优的质量,未成年人也能更好地成长。
观点3:网络环境的整治亟需形成有效的常态化机制
@荔枝新闻: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个相当宏大的议题,“清朗专项行动”是一项基础性、长期性任务,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是一场持久战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,必须慎终如始、久久为功。
观点4:多方多部门协同联动是高效网络整治的前提
@经济日报:建立健全涉青少年成长网络长效“清朗机制”应由网信、工信、公安、文化、市场监管、税务等职能部门联手,专业机构、社会各界、家长、学校等力量广泛监督,从而建立起科学的青少年网络信息发布安全责任机制、不良信息联合查处追责机制等,更好地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近日,教育部公布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,要求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,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、技能与价值观。截至7月18日22时,微博话题#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#阅读8467.5万,讨论4847。
观点1: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有效补齐当前素质教育短板
@东方网:长期以来,大中小学校大都不重视劳动课,成为一块教育短板,导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,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。因此,大中小学教育不能“跛脚”,劳动等素质教育短板必须补齐。
观点2:劳动课程的设立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
@时代新声: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正确对待劳动,青少年要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。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,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,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幸福。通过辛勤的劳动,走向幸福的彼岸。
观点3:质疑实际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成为教育“必休课”
@大河网:一提到青少年教育,大家都知道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。然而实际上,孩子升学靠成绩,老师绩效还看学生成绩。因此,“智育”几乎成了全面发展中的一切,只要学习好,其他一切都是浮云,劳动教育质量也必将缩水。
观点4:确立青少年劳动素养评价维度是实现政策初衷关键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团中央权益部”原创,部分素材引自“共青团中央”、“新华网”等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累计80844例,新增20例!火线支援!中国各省医疗队出征海外!
校审 | 舒一琳
责编 | 李仁泽
编辑 | 王诗瑶